Lancy

【笔记】眼动模式分析的一些关键词

1眼动的类型

眼跳、追随和注视是人类眼球运动的三种基本类型[9]

注视:刺激眼睛的中央凹的活动目标称为注视。寻找固定目标时,眼睛有三个微细的运动:不自主运动、漂移和眼跳

眼跳:注视点的快速移动称之为眼跳。为了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对关注的对象有一定要求,即被关注的对象必须在视网膜中央窝区域。此外,注视点的快速移动的两个基本特点是双眼一致、速度非常快。我们在扫视运动时很少或根本不需要认知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每秒钟大约有三次眼跳运动。

追随:另外一种运动是追随运动,即眼睛跟随移动物体。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小于 50°至 55°/ s 的时候,眼睛是以跟随运动来追踪目标;当对象速度太快了,人们将按照追随运动和追补扫视跟踪对象。研究人员将是缓慢的,流畅的追踪眼球运动,称为平滑追踪眼动(SPEM)。人类追求平稳眼球运动的潜伏期为 80 至 150 毫秒[12]。  SPEM是一个移动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的视线移动的物体上,以保持反应的最常见的行为。

三者相互作用,从而在眼中形成清晰的图像。


2眼动技术

眼动技术:眼球运动技术分为基于硬件和基于软件的两种。

硬件:可以测量横纵矢量距离,因此知道眼球运动指标,达到眼球运动记录和分析的目的。设备分为三种:分别是强迫和非强迫式,穿戴与非穿戴式,接触与非接触式。

运用红外线捕捉角膜和视网膜的反射原理是目前眼动仪较多采用的技术,记录用户的眼动轨迹、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等数据。


3眼动常用的几个指标:

1)眼动频率与搜索绩效相联系的指标:注视次数越多,表明被试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在该目标上,具有较低的搜索绩效。

2)瞳孔大小变化:通过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结合其它的检测指标可以对被检测者当时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研究。工作难度和工作时间的的增加会造成瞳孔的缩小,人在疲劳状态下瞳孔也会缩小。

3)平均注视停留时间: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被试对信息的提取难易程度,持续时间越长,被测试人员对该区域信息的获取越困难。

4)注视点序列位置:观察被试的注视点在各个兴趣区之间的转换,可以对用户界面的布局是否合理提供参考依据。

5)第一次到达目标兴趣区的时间:即被试第一次到达目标区域的时间,该指标在显示区域搜索特定目标时经常被采用。 

一个典型的眼动的实验中,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收集数据阶段,数据分析阶段


4眼动实验的3个阶段:

准备阶段:眼动仪是一种精密的记录仪器。为了后期数据分析的准确性,需要知道影响实验的因素,如震动、温度等,并注意相应的步骤,实验前需要校正,归零,记录的标准也要符合规定。

收集数据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采集的基本指标包括:瞳孔直径、瞳孔宽度,注视时间,注视点的x轴、y轴坐标等。

分析结果阶段:眼动仪的配套软件分析系统,可以为研究者提供我们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参数,方便实验人员在测试结束后进行深入分析。

热点图(heat map),表示出被试对观察对像各处的不同兴趣度,显示了被试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可以非常形象的表现出被试兴趣区的特征;扫描路径图(scan path)则反映了被试的注视点随注视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


 
© Lancy | Powered by LOFTER
评论